找到相关内容58篇,用时3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

    ,安住于正念正知中。对于学习教理者,多运用观察修,通过思维所学法义来调整心行,是非常好的学修结合的方式。   四、   综上所述,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不仅是佛法修学的核心要素,也是贯穿...宗派,又毋须太多,否则便不成其为核心了。   为什么,这五大要素能统摄一切佛法呢?佛法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之分,一切宗派、法门非此即彼。解脱道的修行目标,是开发无漏智慧,契入空性,证得涅槃,成就解脱。...

    济群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75794923.html
  • 益西彭措堪布:佛无量寿经讲记(五)

    种植很多波罗蜜多的善根,这叫“植众德本”。   到这里就以娑婆世界示现成佛的事业相为例,阐述了在世间示现“成等正觉”的情形。   己三、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佛无量寿经讲记(五)   庚九、降魔   奋大光明,使魔知之。魔率官属,而来逼试。制以智力,皆令降伏。   菩萨要降魔时,首先放大光明,使魔王魔众知道菩萨已经...

    益西彭措堪布

    益西彭措堪布|佛无量寿经讲记

    http://www.fjdh.cn/wumin/2014/03/095709325686.html
  • 《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十、摄化众生的方便  十一、趋向解脱的法门  十二、   一、绪论   (一)、学习本经的意义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对因果的问题总是不能正确地认识。说到因果,首先比较容易让我们想到宿命论的因果。宿命论的因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因为宿命论的因果是机械的因果,它认为人的命运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假如,人的命运都是...

    济群法师

    |济群|因果|十善|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6/0425309935.html
  • 劝策乐大乘者必当普学因明论道(3)

    所说因·喻中。故略不也。对法无著等者。正会违。前师者。音石道曰。弥勒菩萨也(云云)谓无著顺慈尊对法论中八能立何相违之有。是故说合·与不因·喻上开合异也。全无相违。 疏。以因总别(至)不开二...备记云。此文对法中不引喻同异所以也。意言。唯一同喻能诠言而显所作无常以敌论者令见边极何为无用引喻同喻耶此文意也。不异喻亦复意同。自下会违文中第四明无著对法论合·为能立由(是音石道科也。)此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03038673.html
  • 摄大乘论发微

    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诸佛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   又在论末: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释究竟。   这可以看出《阿毗达磨大乘经》有《...或许更接近于事实。无著出家后,修习禅定,曾经反复思惟空义,但总不能通达,一度曾想自杀,遂感宾头罗尊者指点,证入小乘空观,然犹有不少疑团未能解决。一日在定中,上升兜率内院见弥勒菩萨,虔诚地乞求开示,...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0841945.html
  • 《摄大乘论》发微

    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诸佛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   又在论末:   《...或许更接近于事实。无著出家后,修习禅定,曾经反复思惟空义,但总不能通达,一度曾想自杀,遂感宾头罗尊者指点,证入小乘空观,然犹有不少疑团未能解决。一日在定中,上升兜率内院见弥勒菩萨,虔诚地乞求开示,...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543922.html
  • 波罗提木叉经集成的研究(2)

    灭诤法规,大概是附录于(七)篇末的。久之,渐与布萨仪  轨----布萨作白,序问清净,劝学等,成为“波罗提  木叉经”的组成部分。  佛灭后的王舍结集,对旧传五部的“波罗提木叉经”,  应已重为...  103页  有关。在广律的解说中,也有合一而解说的(注36)。‘律  二十二明了论’(大正二四、六六七上):  二不定……有余师:此二不定,似律本义,律  余文句,皆为释此。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752278.html
  • 三谛三观的来源与发展

    前一颂孤立起来看,所以就成了他的圆融三谛。三谛圆融论,在后期的大乘经中,确也有他的线索可寻,但不应依附于龙树的教义,作为自己的权证。假定龙树在此颂中,真的是显示三谛的,那他在末后的句,就应&...,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明明是开显二谛无碍中道,但天台学者,不顾下面归“是故空中无色”的明文,定说这是开显他的圆融三谛。不从经论的文义一贯处去体会,而...

    演培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4154818.html
  • 佛教之涅槃观

    ,显露晴朗的晴天一样。云越散,空越显,等到浮云散尽,便显发纯净的晴空,万里无云,一片碧天,这就名为最清净法界,也就是究竟的涅槃。  五   生死是个大问题,而问题全由我执而来,所以要了生死,必须空...后来的印度教,都可说是以涅槃为归趣的。涅槃,可说是印度文明的共同理想。但名词虽同,内容却不一样。依佛法,他们的涅槃观,都是不究竟的。最庸俗的,以物欲享受的满足为涅槃。如有一个外道,在饱食以后,拍拍他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31762864.html
  • 《大乘大义章》浅析

    一边,而远离中道的正见了。   六   《大乘大义章》虽然只有三卷的内容,但其涉及的佛教义理还是相当丰富的。而与章中内容相关的经典则有《增一阿含》、《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维摩诘经...”“或言”,让人很难明白哪个才是确。这样的一种“无决定”,也就成了后世以一宗一派为传承体系的汉传佛教对其不多重视的一个原因吧!尽管如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70963821.html